中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专题网

【教务处】坚持质量导向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日期:2022-07-21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学校坚持以质量为导向,在本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大胆探索,构建了“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强农兴农使命担当

聚焦“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时代责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三农”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构建了“思政课+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思政育人格局,形成了具有鲜明农科特色的课程思政“领航体系”。坚持“五育并举”,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集——课程思政示范课优秀案例》,《构建与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要求相统一的大格局、全体系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获201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乡村振兴的青年实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生乡村调查的思索》一书入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实践读本。

二、多元混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构建“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体系,全力推进(三融通、三递进、一卓越)“3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卓越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建设,建立“1个基地班+6个卓越班”,深化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搭建了本研六贯通信息化平台,实现本研纵向跨层次选课、横向跨学科选课,有力推进本研贯通化人才培养。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与本研贯通培养体系相适应的定期海外访学机制。紧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强化产教融合,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学院,探索校地联合、全产业链协同育人模式。

2021年,获批生物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2.0(简称“拔尖计划”),首届30名学生进入基地学习,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特区;获批“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成为全国39所具有英才计划培养资格的高校之一;2022年,获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简称“强基计划”),成为全国39所具有强基计划招生资格的高校之一。2022年实施生物育种“强基计划”招生,选拔培养致力于国家种业科技发展和种源安全的拔尖创新人才。

三、一流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大力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以来,新增15个专业,撤销3个专业,专业总数从原来的65个增加到77个,涉及8大学科门类。其中,农学类专业从14个增加到19个,农学特色更加突出。重点布局建设新兴交叉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学科专业,形成以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智慧水利和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5个“智慧+”专业为核心的“智慧农业专业集群”。

以新理念引领“四新”专业创新发展。作为重要发起、推进单位,全程参与教育部新农科建设“三部曲”顶层设计与相关文件制定。吴普特校长就我校对新农科建设、未来农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及实践探索在三次大会上做了报告和经验分享,发出“西农声音”。出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加快推进新农科专业建设的意见》。全国率先设立创办“食品营养与健康”“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等新农科专业,以融合为特色开设“俄语”专业,构建通识农业外语,实现“农语”融合。开办智慧牧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城乡社会管理等新农科辅修专业。设立优势学科群推免专项及“乡村振兴”“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等研究生培养专项,努力构建与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承担国家级新农(工、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4项,探索建立“四新”专业建设的新范式、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

2016年以来,44个专业进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4个,5个专业通过了专业认证。在具有申报资格的专业中,一流专业数占比达到75%。

四、课程教材建设成果丰硕

启动实施“通识课程精品工程”“基础课程强基工程”“专业课程卓越工程”,逐步形成了通识教育课、学科教育课、综合实践课和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等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建立“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五大通识类课程模块,实现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

2016年以来,建成一流本科课程313门,认定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0门、陕西省一流本科课程64门;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示范课程9门;建成《大国三农》系列课程16门,建成独具特色的“大美秦岭-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教育体系。学校重视加强教材质量建设,建立了完善的教材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实施了《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等管理文件,构建了完善的教材建设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结合优势学科和专业编写高质量特色教材。“十三五”以来,主编出版教材222本;入选“十三五”省部级和行业规划教材124种、“十四五”省部级和行业规划教材79种;荣获国家级优秀教材1种、陕西省级优秀教材18种。

五、统筹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建设

按照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修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严格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出台《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全面改善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实验室基础数据库,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突出重点、保障急需的原则,充分论证、精准预算,分类建设,切实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绩效。升级改造各学院(部)实验室,全面提高培养卓越农林人才能力。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新农科建设要求,大力整合课内分散实验,提升实验课程的综合训练性,以“高阶性、创新性、综合性”的金课标准,顶层设计,系统整合,分类设置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教学项目,搭建虚拟仿真数据云平台,依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做好项目开放和共享,提升植物保护、森林生物学等国家级虚仿中心内涵建设。

2016年以来,共投入改善实验条件建设经费1.96亿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15个,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4个;规划建设智慧数字农业实验室和生物学卓越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等2个专业交叉融合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验课程140门;建成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发并运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0项,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3项,省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12项,打造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结合、跨时空开放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体系,有力支持了疫情期间线上实验教学。

六、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突出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纳入“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融入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打造农林学科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出台《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提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全面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出台《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设立专项资金,从课程、创新创业项目指导与孵化等多方面提供支撑,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2016年以来,累计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1408项,省部级奖励2924项,本科生累计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055篇,获批专利187项。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国家级金奖2项、银奖6项、铜奖13项,获评全国“先进集体奖”1次,省级“先进集体奖”3次,总成绩在全国农林高校中居于首位;在“挑战杯”和“创青春”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金奖)3项、二等奖(银奖)9项、三等奖(铜奖)13项,连续4年获评陕西省“优胜杯”。学生团队在团中央等国家部委主办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大赛等一系列赛事中均获金奖。“沼见未来”公益创业团队赴瑞士参加联合国联农组织和世界电信联盟举办的“消除饥饿与确保粮食安全”全球创新创业挑战赛总决赛,获评优秀团队;“翼心医意”创业团队赴法国参加阿里巴巴“诸神之战”全球创新创业挑战赛中法对抗赛并获评一等奖。 “十三五”期间,创新创业实践成果突出,1支团队入选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人获评CCTV“中国创业榜样”,2人入选“ 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十强,6人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9人获评陕西省大学生“创业明星”。目前学生围绕农业领域注册公司106家,创业团队累计获各类投资过亿元,众创空间46家在孵科技企业近三年营业额2.04亿元。“土博士”姜义亮、“农桑创客”朱铭强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受到社会媒体广泛关注。2016年我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单位,先后入选陕西省教育厅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

七、生源质量不断提升

探索多元人才选拔路径,助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积极的争取新增,目前学校已具有15种类型的招生资格。既包含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内地班、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少数民族预科班等服务国家战略的指令性招生类型,又具备强基计划、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自主选拔与学校发展理念“个性相符”学生的特殊类招生类型,同时具有基地班、卓越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基于学校学科特色和优势自主设置的招生类型。多元化的招生类型构成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校服务国家战略、人才选拔、学生成长提供重要保障,为学校履行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入学机会公平社会职责提供重要支撑。

深化招生培养模式创新,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深化推进专业按类招生。从2014年开始逐步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改革,目前已有48个专业按18个专业类招生。通过大类招生和培养,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倒逼学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促进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改革。二是深入推动新农科建设。深化招生专业结构性改革,积极新增新兴交叉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专业招生,近三年新增“新农科”招生专业9个;提升农科类专业内涵,稳步扩大涉农类专业招生规模,涉农专业招生规模达到62.3%。三是服务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科学调整计划分配。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近两年新增本科招生规模400名;优化招生—培养—就业有机联动,动态调整专业招生规模。

抢抓机遇,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上实现新突破。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新机遇,立足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特色,围绕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经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逐步建立“强基计划+拔尖计划+卓越计划+英才计划”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依托各种项目和学校人才培养试点,学校设置强基计划招生、卓越班招生、基地班选拔培养、英才计划培育的招生及培养类型。“强基计划+基地班+卓越班+英才计划”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契合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定位和强农兴农的学科使命,有利于学校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有利于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有利于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对学校深入探索和优化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将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的“西农模式”。

八、人才联合培养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交流,合作办学、联合办学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育人的新机制。努力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合作,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3+1”项目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合作举办环境科学“4+0”项目已经招生,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计划合作举办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育“3+1”项目已报教育部审批。先后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17所高校建立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实施“本科生海外视野拓展计划”,先后选派3千余名本科生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知名高校访学。

全面加强校际、校地合作实现优势互补。2016年,我校与中农、南农、华农等高校签订《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选派优秀本科生到协议学校进行一年访学,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签订教学科研合作协议,每年有12000人(次)参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开展毕业论文实验(设计)、科研创新训练和岗位锻炼等实践活动。举办主题夏令营,每年吸引40多所高校800余名学生参加,遴选推荐500多名学生到北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夏令营、参与启航计划等活动。


编辑:乔海英     终审:赵静
中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专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