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我们把“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论断作为社会服务工作的基本遵循,始终牢记和践行“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国家使命,持续推进科技推广“西农模式”创新,打造升级版社会服务体系,在具有西农特色的高校社会服务之路上不断创新。
抓好平台建设 不忘初心谋发展
作为“西农模式”的核心——试验示范站等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围绕什么产业?建在哪里?怎么建设?……这一系列问题始终萦绕在学校领导与专家的心头。不忘初心谋发展。新时期,学校勇担“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国家使命,扎根西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国家战略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谋全局抓重点,在地方政府、企业等大力支持下,相继新建了安康中药材、蒲城酥梨、延安蔬菜、榆林山地苹果等试验示范站、基地42个,构建形成了以28个试验示范站、46个示范基地和120多个示范园为平台的科技服务新体系,涵盖30多个产业领域,支撑小麦、苹果、葡萄酒、秦川牛、奶山羊等区域主导及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年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面积超过5000万亩,新增效益超过100亿元。
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出发点,采取“核心区新增、优生区布局、战略发展区拓展”的思路,在黄淮麦区新建小麦基地(示范园)5个,形成了“大学→试验示范站→品种示范园→农户”的小麦新品种育繁推新体系,并联合科研院校、种业企业等组建“黄淮南片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拓展深度合作。依托小麦产业全产业链体系,十年间,我校先后育成小麦新品种83个,其中国审品种20个,引种备案79个次,“西农979”“西农511”等主推品种推广种植2.5亿亩,增产28亿公斤,增益85亿元。
学校相继牵头组织召开世界苹果大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次,问计行业大咖;组建国际联合苹果研究中心等6大科研平台,增强科技研发能力……校地、研、推、企合作,相继建立研发推广平台9个、示范园51个,整合学校及地方果业核心力量120人组建技术队伍,培育新品种8个,开展联合攻关和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相关技术、成果辐射带动黄土高原苹果栽培面积达到近2000万亩、产量2000多万吨,产量和面积均占全国1/2,产量占世界1/4,成为世界级大产业。
擦亮“西农模式”品牌 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
2017年,经国务院同意,我校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作为全国高校中最具特色的农技推广“西农模式”,更需要助力、借力、发力,提升自身建设能力,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既定目标。
按照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工作要求,推广人秉承“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抓实抓细社会服务团队打造、支撑能力提升、成果转化等核心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支撑能力,扛起了大学社会服务引领旗帜。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学校将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强校”战略,从青年推广人才引进、推广人员岗位聘任、多学科专家吸引等面入手,不断强化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后备高层次推广人才选聘计划”,新设科研推广型教师二级教授岗位,补充三级岗位,鼓励科研人员采取先评后转的方式补充推广队伍。连续10年列支专项资金支持科技推广人才项目,累计支持4000名多学科专家以产业试验示范站(基地)为平台开展工作。目前,担任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以及陕西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71人。
对标“双一流”建设方案“农业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在全国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要求,全体推广人“实”字为先、“干”字当头,汇聚起新一轮全面发展的蓬勃力量,实现了四大提升。新建安康中药材、西安都市农业、延安设施蔬菜、榆林山地苹果、大荔冬枣、宁夏葡萄酒等试验示范站(基地)42个,产业服务领域和区域得到进一步拓展。与企业等合作建立了中国(宁夏)葡萄酒、广西金陵牧业、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甘肃金昌奶绵羊等10个产业研究院,校地(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创新。接纳实习实践本科生、研究生26095人次,“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从零起步增加到426名,3个试验站入选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特色基地,“以试验站为依托的跨界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成果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人才培养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以重大成果培育为目标,集中优势力量推广“西农979”“西农511”等小麦新品种,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新设示范园8个,在中国葡萄酒核心产区宁夏布局建设葡萄酒试验站,围绕畜禽育种新突破布局羊、乌鸡、奶牛等产业……以试验示范站(基地)为平台,累计培育审定(登记、鉴定)农林牧新优品种212个,破解产业难题200多个,研发新技术新成果800余项,“优质早熟抗寒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西农979的选育与应用”等62项成果获奖励,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要求,我们内挖潜力、外拓渠道,积极向上级部门、向校外推荐优秀专家与先进成果,学校科技推广项目与经费快速增长,到位经费从2012年的8018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29664万元,增长了270%。成果转化收入连年增长,从2012年的173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2030.6万元,翻了近12倍。小麦新品种“西农511”转让费455万元、“抗病毒、抗虫、抗菌植物源活性分子及其系列衍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技术成果转让费1000万元,苹果新优品种“瑞香红”“秦脆”先后以1100万元、1200万元创全国纪录。
协同赋能科技强芯 联手奏响共赢乐章
大融合才会有大力量,大协同才能出大成效。十八大以来,学校通过“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激励政策,引导学校专家主动与政府、企业等合作,与农技人员协作,以推动产业发展为己任,实现了校地力量、资源的协同融合。
据不完全统计,地方政府、企业累计无偿向学校提供试验示范站(基地)建设用地3568.4亩,投入设施建设资金2.5亿元,国家专项经费由2000万元增长至40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经费从零起步逐年递增2021年3712.83万元。省、市、县及企业等纷纷出台文件,以项目支持、经费划拨、住房提供、交通工具赠送等多种形式支持学校工作。
构建大学与省级农科院、地市农科所的协同融合机制,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集成示范的有效贯通,增强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的融合发展。为此,我校联合陕西省10个地市14家农科所(院)及推广单位成立了“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联盟”,与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9个农林业科研院所共同发起成立了“西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通过联合设立和组织实施重大产业科技项目,协同开展技术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养和信息服务,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人民日报》署名文章认为:“以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为平台,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优势集成起来,也可以实现‘地方主建’‘联盟主战’的良好机制,有望成为新时代农业创新与推广的一种新模式。”
校地、研、推、企务实合作,协同构建从大学到农户、从创新到应用、从土地到餐桌,全链条贯通的新型多元协同农技推广模式,有效破解了产业技术难题,加速了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支撑引领区域优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党建引领科技支撑 “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
学校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三团一队”智力扶贫新模式,实践“研究生助力脱贫攻坚”新路径,在全校形成了党建引领促扶贫、全员参与助脱贫、科技推广稳脱贫的良好局面。
学校把党建引领作为重要抓手,按照“校党委包县抓总、院党委包镇抓落实、党支部对接村户”的思路,强化党组织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校扶贫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扶贫工作20余次,班子成员累计开展扶贫督导调研工作50余人次,二级党委班子累计深入一线对接帮扶300余人次。
深入思考高校扶贫工作“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学校与定点帮扶合阳县共商共谋,2018年开始探索实施“三团一队”智力扶贫模式。即学校20个相关院级党委组成“书记帮镇助力团”、168名专家组成“专家教授助力团”、博硕士研究生组建“研究生助力团”和地方148名业务骨干组成“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三团”与“一队”互为支撑、有机融合,形成整县域推进定点扶贫的强大合力。实施“三团一队”以来,学校定点扶贫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工作成效明显提升,实现了工作由点上做亮到面上做强的重大转变,助力合阳县脱贫摘帽。在集中精力抓好科技扶贫的同时,学校一直坚持“大扶贫”观,从人才支援、生态环境、健康服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等方面全方位参与脱贫攻坚。
学校定点帮扶县合阳县2019年5月脱贫摘帽,“三团一队”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有着积极示范带动作用”的“好经验好典型”,先后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等媒体关注和报道,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四连“好”开启定点帮扶工作新起点。
“五指连弹” 奏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新乐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更是时代赋予涉农高校的光荣使命。站在历史新时期,学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肩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国家使命,积极发挥科技、人才、平台、机制等优势,通过成立研究机构、开展乡村大调查、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样板创建等工作,“五指连弹”奏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新乐章。
一是整合农、林、水等六大学科力量,汇聚100余名专家成立学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团队,成立我国首个省级乡村振兴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咨询服务。校党委相继出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20-2025)》、《创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杆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
二是组织3000余名师生对陕、甘、宁、青、新及内蒙(除东四盟)、西藏七省区开展了乡村类型与特征大调查,获得4.6万个乡村的69个调查指标本底信息,搭建了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基础信息平台,构建了乡村类型划分指标体系和标准,为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是构建了包括五大振兴及规划、考评等七方面的标准体系,编制《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内容与规范》、《乡村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规范》、《乡村功能定位理论方法及规范》、《县域乡村振兴监测与评估方案》等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
四是整合相关学科资源,获批“乡村学”学科,构建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和管理人员专项等4个层次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首批“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项目49名毕业生,与非项目培养的研究生相比,不仅强化了有组织的团队实践培养,增强了研究生对三农的认知、认同和情怀,同时在实践成果、学术成果、科研成绩、升学就业等方面的达成度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五是积极行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启动“乡村振兴211”标杆创建工程,初步确定学校助力乡村振兴标杆县2个、乡镇10个、村100个。编制了《韩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和8个子规划,编制合阳县“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行区实施方案,助力合阳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期实施的6个示范村分别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科技示范村”等称号。
改革路上不停步 奋进征程再创新
面对新时期国家农业发展战略需求和学校“双一流”建设新要求,必须整合学校科技、教育资源,构建有利于模式升级和拓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学校专门组织召开了学校科技推广体制机制改革调研座谈会,强调必须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释放活力,激发动力,让科技推广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在校领导的直接部署下,以升级版大学推广模式建设为抓手的科技推广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
学校从推动事业发展需求出发,加大顶层设计,从机构设置、队伍创建、平台建设、岗位聘任、职称评审、津贴发放、考核评价、表彰奖励等多方面陆续制定、修订出台办法,全面推进科技推广体制机制改革,搭建出更多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软环境。
破除社会服务考核评价中“五唯”顽瘴痼疾,建立了新的考核评价办法。突出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摈弃纸面成果,对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学校科研能力、办学质量等方面有重大贡献的工作作为加分项进行奖励。在激活推广人员深入一线干事的动力推动团队良性发展的同时,激励创造性劳动,鼓励专家“跳起来摘桃子”。较2018年相比,各项成效明显,获批国家级平台、入选国家主推技术(装备)、农作物(油菜)区试对照品种等均实现零的突破;在站本科生实习实践人数增长37%,研究生科研实践人数增长11%,专业硕士招生从无到有增加到591人;成果转化方面,到账金额增长32%,合同金额增长125%,其中新品种转让数额增长90%。
2018年以来,学校新品种、新技术辐射推广面积增长57%,涉农人才培训数量翻了一番,地方政府配套经费翻了两番。服务国家战略能力进一步增强,小麦新品种年均推广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西农小麦”品牌影响力在黄淮麦区持续上升,为“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食”贡献了“西农力量”。其中‘西农511’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累计推广1304.9万亩,黄淮麦区主栽品种生产地位逐步确立。育成“陕单8806”、“陕单609”和“陕单650”等陕单系列玉米新品种60多个,推广面积5000万亩,取得社会经济效益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