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教育对外开放相关文件精神,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深化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同时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的地域优势及在作物学、旱区节水等学科方向特色,着力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农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示范、人文交流等务实合作,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
一、加强国际协同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1.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基地建设各项任务进展顺利
一是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实质性运行。揭牌成立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报告(2009-2018)》、《“一带一路”与上合组织国家发展报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农业发展报告》等7个报告,为政府及“走出去”企业开展农业国际合作提供重要参考;面向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公开征集现代农业专题研究项目,设立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7项,项目总额160万元。二是上合国际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成立由康振生院士担任主任的上合现代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构建组成了作物育种、节水灌溉等12个研究方向的多国别多学科的研究队伍。依托上合国际联合实验室,申报两个农业农村部国际农业联合研究中心。三是上合组织大学建设有序推进。获教育部批准,经上合组织大学协调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同意学校加入上合组织大学,牵头建设现代农业方向。联合8个国家的18所涉农高校成立“上合组织成员国农学高校联盟”。设立“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业硕士,在农学、园艺、畜牧等6个方向招收67名研究生。
2.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持续推进
一是丝路联盟影响持续扩大。发起创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已吸纳18个国家95所科教机构和企业加盟,举办6届联盟论坛,成立5个专业子联盟。农业农村部认定联盟为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之一,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陕西省等意见和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对联盟的指导。在乌兹别克斯坦建成丝路联盟人才培养基地,与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建成“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二是海外示范园建设取得实效。先后在中亚、中东欧建立8个海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种植我国13大类115个品种农作物,其中2个小麦品种即将进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与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国立大学、西安爱菊粮油集团共建“北哈州粮油产业科技创新基地”,探索建立的“科技引领、企业主体、多方协同、市场导向”模式得到沿线国家的普遍认可。
三是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快速推进。获批农业农村部首批“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亚地区国家政府和科教单位农业技术人员;同时,为我国农业“走出去”企业举办“粮油加工与国际贸易培训班”等培训,年均培训各类农业技术人员600余人。
四是政策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获批中国科协“中俄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教育部“哈萨克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等3个国别区域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农大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出版丝绸之路农业政策相关专著3本,完成政策报告5个;承担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基金项目,在多多马省推广中国农业减贫经验;完成中北非国家农业资源信息搜集及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五是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逐步树立。白俄罗斯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孔子课堂揭牌成立并正式运行,选派1名中方院长和2名汉语教师开展工作,学生人数达100余人。获批语合中心“汉语桥”线上团组“民以食为天”项目。持续开展教育部“中美人文交流项目”和“中俄人文交流项目”。中俄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被纳入教育部八大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之一。
二、加强国际教育合作,提升办学水平
1.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成效显著,国际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
学校与36个国家与地区的112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签署了141份协议。其中欧洲国家17个、亚洲国家9个、美洲国家3个、大洋洲国家2个和非洲国家5个。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15年获批,已招收学生420人,毕业生85%以上被国外著名高校录取;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合作举办的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于2020年获批,已招收学生169人。项目的举办提高了学校相关专业的国际化水平,学校共开发、引进全英文课程223门,每年有5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讲学授课,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国际认证。
2.学生联合培养工作成效显著。
近十年以来,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人才培养专项15个,通过项目为学校争取到国家公派留学名额162个;与63所国(境)外大学开展了85个学生交流访学项目。建成3个海外人才培养基地、8个海外专业实习基地。累计有1002名学生被国家公派项目录取,其中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录取783人,其他公派项目录取219人。学生出国攻读学位、海外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等人数累计3000余人,发表国际学术论文5000余篇。举办首届学生国际交流周活动,线上线下近7000人次参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19所世界名校通过线上方式宣介学校学科特色、留学项目,开辟后疫情时代学生国际视野开拓的新方式,为学校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成功举办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争取到15个博士、20个硕士招生指标。
3.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渠道有效拓展。
获批教育部首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共有两批次共101名学生入选基地班学习,全球治理课程开课数量达42门。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选派4名师生到联合国开发署、世界粮食计划署实习、任职。
三、打造一流国际合作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1.引进国外智力能力较大提升。
成功获批“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作物抗病育种与遗传改良”“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家畜抗病生物工程育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苹果基因组学及分子设计育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基地”“油菜分子改良理论与技术创新基地”3个陕西省“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植物病理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首席专家康振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基地研究的中国条锈病的防治作为典型范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全球其他区域锈病的防治提供了借鉴,依托基地获批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旱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着力解决了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面临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项目“多能源互补驱动低能耗喷灌机系列产品研发与应用”获农业农村部2018-2019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引进的匈牙利专家KarolyHrotko教授荣获“国家友谊奖”,德国专家 Heinrich Buchenauer、德国专家 RüdigerSchade、澳大利亚院士Kadambot H.M.Siddique3人获陕西省“三秦友谊奖”,荷兰专家Hendrik Folmer教授荣获陕西省“优秀外国专家”称号。
2.国际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获批“陕西省国际联合苹果研究中心”等5个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有13个校级国际合作平台。依托平台成功获批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科技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和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项目17项,年获批国际科技合作经费达到3000万元。学校是世界水土保持学会主席单位、国际荒漠化协会联合主席单位,共有11名专家在国际组织任职。依托NWAFU-ICARDA旱区农业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基因组研究团队作为中国高校唯一成员,实质性参与了国际小麦基因组测序联盟的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绘制项目,为世界小麦基因测序做出了重要贡献。
3.着力打造品牌化高水平国际会议。
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100余场,邀请2500余位外国专家参会。每年一度的“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实现了“常态化、品牌化、学术化”成为世界农业科技论坛在中国的重要品牌;与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合作创办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已成为世界葡萄酒领域的知名盛会;发起举办首届“世界苹果大会”,为推介中国苹果品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打造了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