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就业育人为目标,始终把毕业生价值引领和充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汇聚育人合力,推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加强系统谋划,构建就业育人工作格局
学校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校、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双组长。疫情发生后,学校迅速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挥部,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总指挥,将就业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通过推进会、促进会等推进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强化部门协同,推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建设,制定学校《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预警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将学生就业结果作为本科专业、研究生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和研究生导师招生计划编制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统筹谋划前置生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完成各阶段生涯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制定《关于加强学生生教育的实施方案(试行)》,积极引导学生厚植“三农”情怀,增强“一懂两爱”意识,着力构建具有西农特色的就业育人体系。
二、健全教育体系,优化升级就业指导服务
立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不断推进职业生涯课程、职业发展能力实训平台、品牌活动等指导模式的体系化建设,积极构建贯穿全程、满足全校大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的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有力支持学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一是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逐步完善。学校于2020年5月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学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已建立起必修课与选修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贯穿全程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打造了就业大学堂、研职讲坛、职通未来简历大赛等各类就业育人和生涯教育实践活动品牌。三是能力实训平台建设初显成效。学校投入200余万元建设职业发展能力实训室,提供800多平方米的物理空间,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生涯教育团体辅导和个性化职业咨询。目前设立10个方向的工作室,开设21门次小班实训课,提供29个时间段的个性化职业咨询,有效提高了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精准性,满足了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需求。四是校企合作全面深入推进。学校与新东方学校、豪迈集团合作举办简历大赛,与中公教育合作加强公考培训工作室建设,探索建立涵盖资讯、课程、师资、培训等四大模板的合作。与三峡集团深入合作,为学生提供免费0元租用正装服务。五是就业指导师资力量显著增强。在综合素质教育学院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50名师资的基础上,建立职业发展能力实训室师资队伍,聘任52名校外专家学者、企业HR、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校友等担任学校就业指导老师,三支队伍共同发力,有效增强了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力量。通过组织参加“GCDF生涯规划师”“职业生涯导师认证培训”等各类学习,就业指导师资的专业化水平显著增强。六是重点群体毕业生得到有效精准帮扶。学校强化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建立“一生一档”,采取“一生一策”,统筹校内外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实习见习岗位和就业信息,开展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未就业重点群体毕业生离校后,加强家校、校地协同,继续提供不断线的指导服务。经过努力,重点群体得到有效帮扶,毕业去向落实率每年高于毕业生总体落实率。
三、深耕就业市场,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
紧密围绕毕业生求职需求,坚持“校地合作、院企联姻、精细对接、全程服务”模式,加大传统优势学科的市场深耕,深化与重点区域、行业标签企业的合作,有力地发挥了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一是持续扩容有效的就业市场。通过与中西部省区加强校地战略合作及生源地学生就业信息通报机制等举措,采取就业前置等主动服务促进体制内就业。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通过院企联姻,嵌入研发合作、就业实习等环节强化市场化岗位就业。精细梳理与我校学科和专业吻合的重点行业、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需求,通过项目对接、就业实习及人才推介,建立起紧密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合作机制。二是协同建设多元的招聘平台。与地处西安的5所重点高校建立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体,实现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共享、毕业生参加招聘会不设门槛等协作内容。举办“人社局长、人才中心主任陕西行”“乡村振兴,智力支撑”校地合作论坛等,邀请重点区域组织、人社、人才中心等单位来校共谋校地校企合作。三是高效的就业市场共同发力。校园招聘会是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主要渠道。通过不断努力,近年来来校开展毕业生招聘的用人单位年均1300家,提供约1.8万个需求岗位,供需比例为2.3:1。中心每年还从省市级人才服务网、一体化就业服务网、专门的人才招聘网等网络收集、筛选和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4000余条,岗位需求信息约2万个,极大丰富和满足了毕业生求职需要。四是就业信息精准推送。优化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就业工作精准开展。运用“云就业”系统精准推送等功能,提高招聘信息送达的高效精准,逐步实现招聘信息可控化、满足需求可定制,极大的便利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求职。鼓励院系自建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以学院(所)官网、微信服务号及QQ工作群等方式,确保就业信息传递不留死角。近年来,平均每年利用各种方式精准推送就业信息2000余条。
四、强化思政引领,精准服务毕业生基层就业
学校在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思政引领-教育激励-跟踪服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体系。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为主线,结合学校实际,引导广大学生学习“三秦楷模”王辉教授43年始终坚守基层一线、持之以恒严谨治学的精神,学习康振生、邵明安两位院士的精神和事迹为新动力,广泛开展支教、志愿者服务、见习实习等活动,讲好西农故事。教育和动员学生践行“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奉献在基层、成长在基层。二是统筹制度设计,吹响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号角。制定并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创业的意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创业的实施办法》,形成了学校全局性的制度设计。就业指导中心设立科级建制的基层就业部,进一步推动和强化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的力度和效度。三是专题活动推进,以政策宣讲和榜样引领做好宣传发动。每年开展“举办一场基层就业工作论坛”“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举办一场专题座谈会”“进行一次新媒体平台宣传”“张贴悬挂一张专项宣传海报”等促进基层就业的“五个一工程”活动,将国家和地方基层就业和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宣传到每个学生,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走向基层,施展才华,实现梦想。四是相关部门联动,协力助推大学生实现基层就业愿望。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开展,在教务处、研究生院、组织部、财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各学院(所)间形成有效的工作联动,发挥全校“七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功能,形成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的“同心圆”,助推大学生实现基层就业愿望。五是持续服务延伸,用关爱服务基层就业学生成长。加强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互动交流,了解基层就业新举措,掌握学生发展动向,形成政府与学校推进基层就业学生成长的合力,凸显人性化关爱,学校领导以不同形式看望基层就业学生,送去鼓励与关爱。
五、完善信息统计模式,打造“互联网+就业”新空间
学校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信息服务和统计效能,实现以高质量数据服务引领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一是完善就业统计办法。学校始终将“就业实”和“数据真”挺在前面,严格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出台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服务和数据统计机制,有效提升了就业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二是提升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水平。从2012年的单机版就业管理系统,到2015年启用的网络版就业管理系统,再到2018年全新改版的“云就业”智慧信息平台。目前系统已实现就业数据即时调用、用人信息精准推送、毕业生就业调查、就业指导实训预约、校园招聘会管理、线上招聘会、视频宣讲会、就业方案核对等功能。满足了毕业生求职应聘,就业指导服务,报到证签发等全方位就业需求。三是构建“就业+互联网”工作新空间。目前正在建设“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和“就业数据驾驶舱”一体化信息平台。“学生电子成长档案”通过采集并记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职业测评、第二课堂成绩单、实习实践、评优评奖、求职就业等信息,形成学生个人立体生涯画像,用学生发展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说话,让学生个体及时发现短板与不足,不断自主调整和修正努力方向。同时通过算法模型基于历届毕业生数据,形成可供参照的数据“常模画像”。学生个体画像与“常模画像”叠放,让学生个体自主发现优势和不足,自我探索做到有章可循,实现“自我成长赋能”。“就业数据驾驶舱”则为教师快速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群体生涯发展规律提供有力的大数据支撑,从宏观上把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进度,从微观上准确识别每个学生发展情况,进一步为精准指导和服务学生生涯发展助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毕业生人数从2012届的7200余人增长到2022届8200余人,硕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增幅明显。累计为社会输送了76000余名毕业生。10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从2012届的33%提升到2021届的45%,到2021届毕业生时,已有超过76%的就业毕业生服务在“三农”领域,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他们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