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人文学院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院的主体责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严格对标看齐,勇于改革创新,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对标争先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院级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全面提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服务力。依托党委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师生政治理论、“主题党日”等制度平台,构建了领导带头学、师生支部共同学、先锋模范促进学,专家辅导提升学的学习体系;扎实推进了“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主题教育中央指导组、中管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陕西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先后莅临指导并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学院转型发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1个党支部入围全国“两学一做”风采展,3个党支部入选校级样板党支部,获评优秀党支部5次,入选学校首批双带头人党支部工作室1个,连续3年考核优秀;学院党委2018年入选校级首批党建“标杆院系”,2020年入选陕西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2021年获批学校先进基层党委、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2019、2020连续2年获评学校年度先进单位,2021年9月正式入选学校教学科研型学院。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强化“新文科”导向,人才培养见势成效。全面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六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新增本科专业1个,新开设辅修专业1个,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2个,“金专”建设成效明显;建成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大国三农”系列精品通识课程2门,“九曲黄河”生态文明大课成功开讲,“金课”建设硕果累累;获批农业部规划教材3部,在国家级教改项目、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获推荐参评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教学改革成果丰硕;获批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材项目1项,入选全国百强案例3篇,获批陕西省民政厅专业人才培训基地1个,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获全国百强创业团队1支,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奖4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为我校在此赛事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突出。
坚持“五育并举”,学生工作创新发展。组织开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大型调查活动、秦岭生态文明通识实践教育等大型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支,省级优秀调研报告1篇,校级优秀调研报告20篇,实践育人特色鲜明;千人诵读宪法、模拟法庭走进社区农村等特色鲜明的活动,引起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学院团委连续7年荣获学校五四红旗团委,入选陕西省高校“团建标杆院系”,荣获省高校基层团支部优秀主题团日大赛一等奖、“全国活力团支部”称号,2020-2021连续两年获评学生工作先进集体。
人才强院 勇攀学科发展新高峰
坚持党管人才,人才引育成效显著。获批成为学校四个人才权责下放试点单位之一,为人才队伍建设赢得发展空间;制订学院《重点人才支持计划》《人才队伍建设奖励办法》,设立“凤岗卓越社科人才支持计划”,为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平台;选聘国家千百万人才入选者张翼研究员为学术院长,晋升教授9人,引进讲座教授1人、教授2人,聘请客座教授4人;教师先后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教授,实现学院近15年来在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上的重大突破。
强化学科引领,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调整获批了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社会学、科技史、公共管理和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年度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社科重大项目2项,到位科研经费从“十二五”期间的不足100万,提升到2020年的360多万;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作品1部、国家智库报告著作1部,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取得在《哲学研究》《民族研究》《历史研究》《教育研究》《民俗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的突破。
对接国家战略,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牵头组织实施麟游县和扶风县等陕西省4个贫困县(区)的脱贫退出专项评估工作,牵头承担了贵州省东西部协作扶贫核查工作以及陕西省4个县的后脱贫评估工作,学院扶贫工作获得中央机构来函肯定;参与了韩城等4个县市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樊志民教授做客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农史团队参与制作的《探索•发现:咸阳姜家村汉墓》在央视播出,推广中华传统农耕文化;30余篇咨政报告被科技部、教育部和陕西省等主要领导批示,其中国家领导人批示2篇;1份研究报告成功入选2019年陕西蓝皮书,一流智库建设得到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