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动科学院党委在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学院师生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发展。畜牧学学科入选国家 “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党委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荣获陕西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把方向 管大局 展担当
一是始终将及时跟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并不断完善“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体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坚持集体决策,党委靠前指挥,党政分工负责,严格落实《学院工作规则》,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边界明确、决策议事规则执行到位,在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工作中,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策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在重大事项上把好关,党委会每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成立稳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和院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网评员、宿舍长网格化联动;严格落实学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严把教材编写、选用政治关;在课程建设、学术活动、文化活动、网络宣传等重大事项上严把政治关,织密意识形态“防护网”。
培根铸魂 守正创新
一是抓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职工、学生党员、学生团员政治理论学习,与照金干部学院共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思政教育成效“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爱国情怀”在《中国教育报》刊登。
二是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贯通,每年暑假组织500余师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乡村振兴”“红色寻访”“技术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于行走中认识理解祖国,在调研里培养青春使命。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举办“小故事大情怀”系列活动,深挖“畜德自牧,富饶天下”学院文化内涵,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用心用力 夯实战斗堡垒
一是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学生党支部书记均由辅导员和党员学生骨干担任;扎实开展党支部委员轮训,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等工作;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配足党建经费保障,丰富支部活动载体。研究生第十二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带领的团支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形成党支部建设规范化、教育实践特色化的工作局面。
二是党员教育管理扎实有效,开展“亮身份、树形象、践承诺”“党员有话说”“政治生日”、毕业生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姚军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姜雨在《science》发表重要论文,陈玉林主持教改项目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学生党员刘艳丽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田博文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任发入围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总决赛;疫情期间,师生党员主动扛起责任,组建先锋服务队,学院抗疫实践《战疫中的中国担当和青春力量》微党课在全国高校思政网巡讲。
踔厉作为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一是学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通过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团队结构,畜牧学学科入选国家 “双一流”建设学科,获批家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陕西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奶山羊养殖工程技术中心等。
二是师资队伍质量显著提升,聘任中国工程院姚斌院士为学术院长,侯水生院士、谯仕彦院士为讲席教授,新增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选聘19名优秀博士毕业生壮大教师队伍。
三是人才培养工作卓有成效,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入选国家一流专业;新增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完成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获批省级在线课程1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门;获批“十三五”规划教材7部,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荣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6人;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66.3%。
四是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3项,到位科研推广经费1.97亿元;发表SCI论文938篇,其中“双一流”学科群期刊12篇,出版学术著作11部;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创业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获批国家专利76项,科技成果转化金额862万元;《家畜生态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五是社会服务亮点纷呈,建设15个示范基地和产业研究院开展科技推广,制定国家标准1项,优质高效产业化配套技术体系等行业标准5项;累计培训技术人员6万余人次,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26 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行业顾问,提交建议并被各级政府采纳48件,其中“关于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报告”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胡春华批示。
六是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获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3项,国际合作政府间专项1项;举办农业动物前沿云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90余场;28名教师出国访学,13名本科生出国访学,27名研究生出国攻读学位或联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