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是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学校各级团组织对标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主责主业,以“党建带团建”为统领,坚持“带”上做文章,“建”字严管理,把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引导学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
思想上“带建”。一是创新团组织生活形式,在全国率先开展的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及集体活动,推动落实《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与集体活动制度(试行)》,探索形成了“4321”的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模式。二是围绕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顶层设计理论学习和集体活动体系,开展“四史”专题、“廉政”专题、“普法”专题等学习、开展“文明教室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集体活动,每年举办 “青春告白祖国”“与信仰对话”等报告会、主题团日活动100余场,录制原创文创作品20余部,在中省平台积极传播。三是发挥学生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成立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研习社”等政治理论社团,强化国旗班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落实共青团带少先队建设的工作,学生会、研究生会带头学习并宣传党史校情知识,提升学生骨干在学生群体中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的能力。四是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通过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覆盖师生80000余人,筑牢共青团新媒体矩阵,开设微团课、信仰公开课、百名学子百图讲党史等网络课程,进一步扩大网络思政的覆盖面。
组织上“带建”。一是持续开展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基层团支部对标定级工作,开展团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创建工作,推动班团一体化实质性融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团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班级团支部综合活力排行榜考评暂行办法》,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二是管好用好“智慧团建”系统,持续加强“学社衔接”工作,坚持把团的组织生活与学业进步、实践锻炼、社会参与相结合,创新、规范开展“三会两制一课”,探索“互联网+”等组织生活新模式,提升组织生活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学生会、研究生会和社团团建,建立校院两级“立体青马”育人架构,创新设置团校“星火班”“英才班”“卓越班”,实施“青马工程重点培养、团校多数保障、团组织生活全面覆盖”的三级政治引领模式,搭建“引进来”“走出去”机制,选派优秀学生骨干在中省共青团及学联组织挂职。
制度上“带建”。一是出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方案》《中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全省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工作台账》等相关文件及配套制度,坚持为党育人,形成覆盖团的建设各方面的政策制度及配套工作方案。二是落实从严治团的要求,制定《关于全面加强我校共青团工作风险防范的若干规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青团舆情发现研判处置工作办法》等文件,以提升基层组织力和战斗力为目标,开展团干部联系基层和“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增强宗旨本位意识。三是制定学生会组织和社团组织系列改革文件,规范化召开召开学代会和研代会,设置学生会、研究生会专门工作委员会,全员定岗定职定责,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做好后疫情时代下的校园建设协同和学生成长服务。
阵地上“带建”。一是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立我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可视化数据平台,匹配“一课堂”人才培养方案,试点形成不同专业的“二课”教育培养体系,打造“第二课堂”育人阵地和校园文化展示厅,加强对青年学生爱校荣校、知农爱农教育。二是重点开展“四节三展”系列文体活动,每年举办思政音乐会、钢琴音乐沙龙、编排原创话剧等系列活动50余场,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录制原创文创作品,不断丰富活动内涵,讲述西农故事,涵育三农情怀,着力营造“人人可出彩、人人要出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持续做好寒暑期社会实践,挖掘形成我校“支教团”“研究生助力团”“西部计划”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加强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劳动教育的结合,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探索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不断擦亮“村主任助理”“田园使者”等实践品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厚植人民情怀。四是“双创”引领。坚持“三面向三突出”工作方向,面上抓双创教育的普及,点上抓双创竞赛的组织,扩大双创教育面,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定期组织创业沙龙、双创培训、校内竞赛及论坛等活动,引导学生立足农业科技创新,扎根农村大地创业,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全校各级团组织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主动融入人才培养主渠道,在学校“大思政”格局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教育和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提升对学校工作大局的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