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存新序
兹谓文存,即《于右任百廿周年纪念文集》。时值1998年纪念会成,而当年海峡两岸形势不容公刋,唯以“陕内资图批字”百册珍存庋藏,屈指已逾25年矣!
顾忆纪念会由西北农业大学主持承办,杨凌及陕省有关单位襄助,两岸于氏故友及学术组织百余代表参与研讨;会程五日间辗转杨凌、三原、西安等地,隆重高雅桑梓之情盈盈!今逢新时代国势鼎盛,祖国统一大业前景可望;沉封四分之一世纪的纪念文存,经陕西人民出版社勘订,终得正版刋布广传,故必有“新序”示明原委。
于右任先生人文禀赋,堪近现代不世之材。少青年间陕学政极嘉“西北奇才”之誉;曾呈“手刃老佛爷”之书请。遂后亡命沪上,追随孙中山为同盟会鼓呼革命;办神州、民呼、民吁、民立四大报刋,叱咤风云名扬当时。辛亥革命后,入阁民国和国民政府司要职。笃信三民主义和中山遗嘱,诚与共产党及各民主派人士友善,相谋民族强富大计。因能出进党、政、军、学、商、文、报各界域,功德声名誉滿天下。又兼以书法亲学辅仁,助推生平理想事业;于体书法直追古代大家,人称“当代草圣”。西农举办百廿周年纪念会旨趣,意在全方位追念于先生事功和思想境界,坚确其近现代民主革命家、著名教育家、诗文书法大家的历史地位。盖于三者之中人多无异议,只教育家之名实,尚需事实的发掘和理论探研,正是海峡两岸纪念会的学术重点议题。再者主会单位西北农业大学系于氏苦心獨创,而今朝为硕果巨丰至大者,故以“于右任农业教育思想”研讨会为主题宗旨。
于右任先生以美髯儒者风范名世,其学养得之教育也深通教育原理和方法。早年塾师皆当地宿儒,后就读三原宏道、泾阳味经、关中等著名书院,关学大家贺锡麟、刘古愚、朱佛光等皆传道之师。精修传统学术,亦先觉西学科技及现代知识。出陕后即以教育和报业捷登政治舞台,故其教育强国救亡的思想根深而强固。所论“兵国民”教育发人未发,然直击半殖民地将亡国灭种社会现实;提出国防军事为首的兵教,且置于国民教育之先。为靖国軍司令时于行伍中设教育处,驻軍之地广建现代式小、中、女、职各类学校;主政年间还跨界筹划高等教育,自震旦到复旦改新、上海大学筹建运行、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建立,猛力促进现代教育事业,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篇章。
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创建,是于先生上世纪30年代初之教育创新杰作,充分体现立足国情实际,加强农业基础以抗日救亡的战略思想。初始,于先生因亲考陕甘大旱惨状,提案民国政府建设农业高校,为改变西北贫穷落后培养科技力量;随后,日本侵华事起,即为建立抗战大后方,解决粮饷战略物资供给,加强科研教育以发展农业生产。西北农专教育教学思想非常明确而坚定:先建农场再开课,先搞科研再教学。考其缘由实在于先生亲力亲为躬行示范,早在筹建农专之前年,已在泾阳斗口建立农事示验场;于氏农业教育战略思想清晰可鉴。现历经九十年,今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陵高新科研示范区,仍保持着扎根生产实践,笃重科学研究的传统和特色,修练成著名当世的985农业大学。关于先生的农业教育思想研究,本校已形成以新生代农业教育家陈遇春教授引领的学术团队,建立了右任学院和于右任生命教育网络平台。薪火相传,农教事业后继有人!
于右任先生仁德高山景行,临终遗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自名为国殇。这本文存稿,曾不胫略传于故乡三原县,父老乡亲不免回望东南吟诗伤感。小编者忝为于氏故乡晚辈后人,慽慽然草成序引之余,毅然重命兹书题目,聊慰本乡与国人痛彻肺腑之殇恸!是为新序。
甲辰年 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