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动态

【校友风采】(27)李泽福:在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上的发言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1-21  浏览次数:

我是中粮长城酒业有限公司的李泽福,但是在这里,在这面墙上,我更愿意称呼自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1997届新生、2001届毕业生李泽福。

1997年夏天,当我收到当时还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既好奇、又兴奋:在进入这所学院之前,我也曾经对葡萄酒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毕业后这个专业能做什么,我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于是怀着这份好奇与兴奋,我决定只身前去这所学院看看。

通过我亲身的感受以及师兄师姐们的述说与引导,我逐渐明白这里所研究的葡萄酒与我曾经理解的这个概念有着很不一样的地方,它就像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加之葡萄酒学院开办时所秉承的校企合作、创新改革、锐意进取的理念,更使我抱定了这份要在中国国产葡萄酒行业内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的决心。

经过这四年学习与成长,我充分掌握了葡萄酒从采收到酿造再到罐装的知识,形成了一整套的知识体系。2001年,我毕业离开了学校。加入了中粮长城烟台有限公司。

作为一名理论知识过硬的学生,我本以为在企业中工作会像在学校中做实验一样一整天都待在实验室里从事技术相关的工作;而让我意外的是,我在烟台公司的第一站就是生产车间。起初我一时难以接受占据着大半工作时间来洗发酵罐、冲地沟、打扫卫生。因为清洗设备当时相对落后,很多时候都是需要人进入罐子里进行清洗。就是从做卫生开始,伴随着一些工艺操作的学习和实践,我度过了最初那几年艰苦而又充满意义的时光。在这几年里,我并没有忘记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的使命:在复杂繁重的体力工作之余,依然会尽可能地抽出时间私下对见过的、用过的、清洁过的各种设备进行研究。当时的拍摄技术并不普及,我就把很多对我而言较为陌生、复杂的设备外观先记在脑子里,榨季生产工作繁忙时,就在深夜下班后回宿舍用笔抽象地描绘,反复熟悉设备的构造。所以现在,公司基本上所有的设备我都会熟练地操作了,这与我一直以来对于操作流程“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同时略显枯燥的设备清洗过程也使我养成了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习惯。

2002年,在大半年对橡木桶陈酿工艺的观察与研究中,我通过对比品评,从外观、香气与口感三个方面综合对比了有无橡木桶陈酿的酒体优劣,并发现不经橡木桶陈酿的酒体也具有诸如二类香气表现明显这样的优势。我发表了《橡木桶与葡萄酒成熟》这篇文章,这是我工作后的第一篇学术作品,这也成为了我工作生涯中时刻牢记自己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发酵原酒风格对它们“因材施教”进行处理的指南,指引着我日后的工作生涯。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渐渐明白了作为企业这个身份对于行业发展需要承担的责任:2008年,我结合当时的行业具体情况,提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能源消耗的“双减”减量化生产方案,撰写了《运用循环经济模式促进葡萄酒的产业化发展》一文,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的站位逐渐得到了提高,这激发了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不放松的大局观意识——撰写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葡萄酒产业的过程,就这样,通过不断地再认识,使我的经验累积得以螺旋式上升。

葡萄酒的酿造作为一种成熟的工序,已经使从业人员在实际生产中形成了思维定式,基本的采收→前发酵(酒精发酵)→后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陈酿的工艺流程十分牢固,因而如果不结合具体步骤进行提升,容易造成原酒品质改善工作的瓶颈。在2010年,根据我在发酵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我对苹果酸-乳酸发酵是菌种接种的时机展开了研究。结合混合接种(在发酵接种酵母后36-48h接种)、早期接种(酒精发酵比重接近1.020时接种)、顺序接种(酒精发酵结束后接种)和后期接种(酒精发酵后一个月接种)这四种乳酸菌接种方式探索适宜不同发酵原酒的乳酸菌接种方式。

从葡萄的采收,到葡萄酒的发酵、陈酿,再到最终的灌装。我这十几年来的科研就是循着这一条路线进行的。由于葡萄品种、原料一年又一年地不停变化,所以每一年新原料的进入,就意味着我进入了又一个研究周期。而这也是我能够更加深入地再次研究每一阶段的良好契机。

对于发酵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于葡萄酒储存寿命的溶解氧含量上升问题,我先从氧气对外观、口感等负面影响入手说明控制溶解氧含量的意义。再从产品生产的几个步骤入手,找可能急剧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控制。再根据不同阶段对溶解氧含量需求的不同进行酌情调整:比如发酵过程中由于防止硫化氢等造成还原味的物质对酒体风味的破坏而提升对氧气的需求;在均质、冷冻和下胶等后处理阶段时,需要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尽可能避免气液接触,这就需要对不满容的容器、管道等;而在瓶储酒阶段,使用透氧率低的瓶塞以及多使用侧放与倒放等方式进行储存能够有效的减少溶解氧含量。

市场中低度起泡酒一直是年轻人们喜爱的产品之一,但中国的低度起泡葡萄酒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空白。我根据目前生产的实际情况与目前积累的经验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与调查论证,最终选定罐式酿造法作为生产工艺。由于国内之前没有成功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实际的生产实施过程中,相继遇到了压榨与取汁困难,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我亲自跑去了意大利的阿斯蒂产区进行学习调研,在综合国内生产现状与深入了解阿斯蒂起泡酒制作方法后,改良了一些关键步骤的技术要点,最终逐一解决了难题。这一发明专利将鲜食葡萄引入了起泡葡萄酒中,实际上增加了一个新的酿酒葡萄品类,为农民增收贡献出了一份推动力。

此外,为了学习更多产区的不同种植酿造理念,我也跑遍了德国、法国等知名的旧世界葡萄酒国家以及智利、澳大利亚这样的新世界葡萄酒产区;而回到国内,在榨季工作过程中,我也依旧像在车间时一样,亲临生产一线把关,并亲自指导、操作发酵工艺的进行。有一年,烟台产区的葡萄喜获丰收,且品质极好,但酿造出的葡萄酒却跟理想中有些许差距。我通过品鉴,敏锐地意识到这点之后,和同事们整整几天都待在酿造车间攻关,经过详细的论证,我们认为问题出在发酵环节上,粉碎后的葡萄在发酵时,葡萄皮浮在汁液表面,皮中的单宁等物质因无法完全浸润到酒中,影响了酒的口感,他们提出在发酵过程中增加喷淋装置,将皮压入汁液中,如此改进之后,酒的品质大大提高了;舟车劳顿、脑力体力活动交织固然使人困顿,但重要的是了解到了这个世界的葡萄酒行业正在发生什么,并为我们葡萄酒人提供经验和教训。也坚定了我对于使中国葡萄酒集百家之所长、海纳百川的信心与决心。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用信息化为产品赋能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葡萄酒行业也不遑多让。针对目前国内葡萄种植传统方式多、酿造过程管理粗放、人为质量管控联动性差、终端环节多等问题,我深入开展了葡萄酒全产业链信息化精准管控与典型风味定向酿造技术开发应用项目,共同根据现有各环节数据、标准等重要信息开发出了全产业链信息化精确管控系统: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公司种植人员合作开发地块二维码、电子地图以及田间数据采集设备等数据支持模块;把全身心都埋在酿造车间,同各工厂生产人员共同研制了对灌装过程中杀菌温度、时间、过滤压力、更换品种等过程以及对关键设备进行全程监控、报错与修理的子系统;夜以继日地探讨研判,与公司检验人员推出了质量检测分级配置、关键质量指标自动比对判定、异常指标运行预警提醒机制及安全质量管控。这个系统覆盖不同的工艺路线、设备类型、质量标准、物料种类等众多环节,国内只有阶段性生产应用案例,由于国外虽然目前有独立的生产管理系统,但与前端葡萄园及终端市场的全系统连接也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这一项目在行业内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与中粮集团大力的肯定与支持,以及我背后强大的技术团队是分不开的。在这一项目的工作中,我形成了《信息化系统在葡萄酒全产业链中的应用》《基于GIS的酿酒葡萄园信息化实现与应用》《葡萄酒全过程信息化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葡萄酒信息化酿造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四篇主要论文,也是我反复认识这一信息系统的优点与可提升之处并随时改进的写照。

作为一名企业中的研发科技工作者,与其他部门的科研工作者最显著的不同就是要把一切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一个科研项目,它的成果不应仅仅囿于寥寥几篇论文,而是应该通过一脉相承的论文形成专利,最终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源动力:35篇论文,27个专利,4个科研成果,这不仅仅是我这么多年来的成就,更是这么多年来我对岗位责任的诠释。不知不觉中我在这个行业度过了二十二个春秋,对于自己曾经挥洒的泪水与汗水,我丝毫不后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二十二年来,我唯有深深的感谢之情:感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对我四年来学习与做人的教诲;感谢中粮集团对我从事工作所做出的大力支持与充分肯定使我得以在中粮这个平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完成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当然,我也要感谢我自己。我经常勉励自己要像二十四岁毕业时一样,抱有对新事物的好奇和一探到底的研究精神,这也成为了我二十多年来始终关注中外葡萄酒行业新热点的原动力;同时,我也一直在用对葡萄酒行业持之以恒的信念,去博弈二十四岁毕业时候对未来的迷茫、去博弈三十岁时因为车间工作劳累与枯燥而感到的怠惰、去博弈四十岁时对自己掌握的知识与经验的自满。最终,我在这二十多年中的工作生涯,为这个行业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将一直贡献着属于自己的这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