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张正斌 农学84届毕业生
1980年,我如愿考到了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大学实习就在赵洪璋院士的小麦育种组,有空就往他们自行设计建造的两层半地下室、冬暖夏凉的小麦加代楼做试验,有时跟赵院士等到育种地里看麦选种。在小麦选种时,赵老师带领他的团队,手拿一根长竹竿,用竹竿斜侧压下小麦穗层再放开,看小麦的弹性和抗倒伏能力,与各位老师交流不同小麦选系的特性评价。
赵洪璋有一句话:“能够看到地平线以上的东西就不错了”,让我铭记终生。小麦育种即要知微见著,又要宏观全局;要看当下又要有预见;即要个体选择又要综合判断的创新体系。他很早就重视矮秆育种和抗赤霉病育种,常说:“制定育种目标是运筹于帷幄之中,育成品种是决胜在十年之后”。这句话足以让我们这些后来者在科研中不断理解和诠释其奥妙。
赵洪璋不仅是著名小麦育种家,还是经验丰富的小麦高产栽培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培育的“碧蚂一号”成为全国历史上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他经常到省内外调研小麦生产和育种中存在问题,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施足底肥(农家肥和化肥)加深翻的“一炮轰法”,克服了当时农业机械不发达,农民追肥困难,肥料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我的毕业论文是有关关中小麦生态型和品种演变的研究,以赵老师育成的系列品种等材料,研究黄淮流域小麦育种规律。论文得到赵洪璋院士得力助手宋哲民教授指导。宋哲民老师是一位育种经验丰富、思想深邃的育种家,与他谈话,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他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有独到的见解。他发表的文章不多,但在小麦育种方面却都有相当高的水准。我大学毕业已经30多年了,有机会就去拜望他,从他那里每次都可以获得很多启迪。
毕业实习那年,我跟随耿志训教授和谢惠民老师,在陕西省澄城县罗家洼旱地农业基地进行小麦抗旱育种实习。耿志训教授快人快语,接受新生事物快,知识全面,曾多次参加我的论文评审和有关项目鉴定,对后生关爱有加。谢惠民老师是工农兵大学生,能够留校搞小麦育种,说明其表现优秀,曾手把手地教我选种。在学校,我还受到张海峰、杨天章、王辉、王新忠等老师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的指导。王辉教授成为了赵洪璋院士的继承人,最大的特征是久经风吹日晒的古铜色脸庞,话少实在,靠流血流汗,刻苦钻研,在黄淮小麦育种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陕西省小麦育种的带头人。
后来,我考上了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王德轩研究员的研究生,王老师是我国从事旱地小麦育种的老一辈科学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申请到了两个有关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育种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王德轩老师引导我从事了小麦抗旱生态育种研究,直到今天。他是一位把学生当亲儿女对待的老师,狠不得给学生搭梯子让学生上天,对广大贫困群众也有深厚感情的,是众所周知的好人和老实人!
我的博士导师山仑院士,和蔼可亲,他长期从事旱地和节水农业,对各地干旱情况非常关心,我们经常电话里谈的就是陕西老家、黄土高原、石家庄、华北、黄淮海等地区的天气情况,以及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等。虽然先生年事已高,但仍笔耕不止,其丰硕的论著,给国家高瞻远瞩的建议就是中国旱地农业的旗帜!
学校老师的指导,奠定了我长期从事小麦抗旱水分高效利用生理遗传育种的基础。我之所以能够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也都归功于这些老师们的长期支持和帮助。
老师平凡而伟大,我们是站在老师肩膀上成长的一代,我衷心地感谢你们。
张正斌:农学1984届毕业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