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北校图书馆中与康前辈紧紧握手并促膝长谈的。一缕阳光折射出这本书封面上粒粒可数的灰尘,泛黄的书页中讲述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读这本书时,我便在想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撑他放弃广州优越的就业机会却选择一条艰难险阻、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拼搏的道路,当他把原名金光祖更名为寓意抗敌的“康迪”时,我明白了,那是热血报国的一片赤子之心啊!他们这一代生来就负有恢复中华、复兴国家的责任。康前辈的赤子之心使他经历了艰辛抗战、艰难文革后依旧目光灼灼,一往无前,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而迈出他生命最后一步。
“诚朴勇毅”是西农的校训,我每次在八号楼看见它,总会让我想起康前辈,他的人生是对校训最佳的诠释,他那勇敢、坚毅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像水手一般在蔚蓝的大海上搏击风浪。他朴实近人的一面则是西农团结人心的强力胶水。
作为校长,他把办公场所搬进阴暗的宿舍楼,将宽敞明亮的行政楼留给科研工作,这种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是同时代人中的楷模。他也有过错,但他从不用自己威名掩盖自己的失误,由于在艰苦的年代,他决定把北校图书馆三个大字镀金,浪费了不少的财力,为此康前辈多次在会议中提出自我批评,如果说为自己担当是一句音符,那么康前辈的事迹谱出了时代交响曲。
康前辈用他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他身边的人,他不是高处不胜寒的专家,而是团结和爱护他人和蔼的长者。在抗战年代,他陪同国内知名教授安定生活,用心关爱他们,使得西农汇集了优秀专家教授,使杨凌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他常常深入一线,检查教学质量,有次没打招呼就像个同学似的旁听一位新老师的课,新老师紧张得大汗淋漓,他便安慰新老师说:“轻松点,最差不过再来一遍”。幽默的言语、大度的风格让新老师深深折服,从而更加专心舒心地工作,看到这些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平易近人的优良品质,留下对他永久的怀念敬重。
时间马上走过百年,这位曾经的大师一定料想过他身后的西农。如今欣欣向荣的西农承载了他未完成的梦想,将他的精神继续传递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