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生活已接近尾声,梦一般的青春追求都将铭刻在四年的心路历程中。即将辗转于另一个人生舞台,此刻的我该为自己的大学时光作一个告白。
2010年9月,和其他同学一样,我带着青春的梦想跨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门。那一年,我在北校区老篮球场办理新生入学手续,参加新生军训;那一年,我鼓起勇气走进了东区神秘的团委楼,递交了校组织部、院办公室的报名表;那一年,人生中第一个少数民族同学带我走进东区的清真食堂。如今,这些建筑都已不在,伴随它们的消失,我见证了北绣山活动中心、理科楼、小球馆、游泳馆等代表性建筑拔地而起,事物的轮回更替,正如我们的大学时光,诉说着美丽西农的成长。
学生工作一直是贯彻我大学时光的主线,现在看来,校组织部的工作以及从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到团工委副书记的工作,无论是细小的跑宿舍统计信息,还是宏观地统筹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无论是文件性强的总结材料,还是灵活性高的活动策划,都使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历练。究其收获,莫过于三点,即提升了综合素质,完善了人生格局和结交了诸多好友。
社会公益理念,源于大二的世园会志愿者的经历。机缘巧合之下,自己成为了C34组秦岭园四宝馆的组长,原以为会非常艰辛,因为大二的我需要组织协调一个几乎全是大三大四学长学姐的11人团队。幸运的是我的认真负责很快得到了团队成员的肯定,我们抱着共同的公益理念共度了一段难忘的志愿者经历,其后的两个春秋,我送走了08、09级的队员,现在我作为团队最后一批成员也即将毕业。
大三时,我与公益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通过团委老师和团队成员的考核后,我被任命为秦岭青年使者协会的会长,开始肩负起筹备建立秦岭青年使者协会以及推动秦岭青年使者活动常态化的历史使命。一年来,在校团委的指导下,我与团队成员同心协力,与协会共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协会在团队规模、活动质量等方面均位于全校社团前列,同时还斩获了团中央举办的第一届微公益大赛的十佳奖项。回首在秦岭青年使者协会刻骨铭心的岁月,就是将个人与组织的事业融为一体并为之不断奋斗,更值得圈点的是这些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
我始终坚信在西农的日子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在这个卓越的平台上,我负责了国家级创业项目“新型重组木的产业化生产”;作为学校代表赴甘肃酒泉参加了第七期全国青少年社团骨干培训班、赴江西井冈山参加了“三湾改编、红军的一天”培训拓展、赴杨陵区财政局担任综合文秘开展一个月的见习;统筹策划2013WWF秦岭青年使者活动、圆梦中国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微公益大赛、“德邦物流杯”模拟招聘训练营、地球一小时等极具代表性的活动;获得了世界自然基金会西安项目办的就业特别推荐。它为我的人生开了一扇窗,照亮了我的美好未来。
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大四的我没有选择深造读研,没有选择进入企业,而是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尽全力备考公务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北京市基层公务员。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唯有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肩负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践行最初的社会公益理念,才不负母校“诚朴勇毅”的校训精神。
如今,毕业已近在眼前,在西农的时光令人倍感珍惜。正值母校八秩华诞,我真诚许愿,愿全校师生能在这片沃土与母校共同前行;愿社会各界能欢聚农城,畅叙梦想,共绘西农的时代新篇章;愿母校加快实现“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目标。待到九月初秋,一定要回到杨凌,回到这个怀揣着我青春梦想的地方,与大家共同见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辉煌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