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27日 01版
教改先锋重大典型报道
打造助农富民的科技引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采访纪实
眉县猕猴桃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刘占德在田间指导农户。(资料图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区域主导产业核心地带建立23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永久性试验示范站,打通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将农业科技直接送到农民身边,构筑了一条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引导农民致富的快捷通道。
■本报记者 李凌 柯昌万
5月的陕西眉县,猕猴桃正进入开花结果的旺盛生长期。穿过成片的猕猴桃种植园,雨后的金渠镇田家寨村格外干净整洁,村庄道路全部硬化,家家建有小洋楼。
“去年村里种植猕猴桃面积达3400多亩,很多农户收入都在20多万元,一半家庭购买了小轿车。”50岁的村支部书记孙乐斌说,“西农的专家是我们村的‘财神’,给我们指明了致富路。为了感谢他们,乡亲们专门把村里一条路命名为‘西农路’。”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区域主导产业核心地带建立了23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永久性试验示范站,打通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将农业科技直接送到农民身边,构筑了一条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引导农民致富的快捷通道。
科技直接进村入户
家家户户发家致富
田家寨村2002年开始种植猕猴桃,但产量不高,每亩平均产量只有千斤左右。2005年,西北农林科大在眉县建立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常年驻站的10多名专家,定期进村入户教村民现代种植技术。
效果立竿见影。“亩产量提高到6000多斤,果型均匀,价格高,大伙的积极性一下就上去了。”孙乐斌说,“现在家家都种猕猴桃,95%的收入来自猕猴桃。以往还有年轻人外出打工,这几年全回了村。”
孙乐斌一家从事猕猴桃产业,老伴种猕猴桃,两个儿子一个卖猕猴桃,一个运猕猴桃,自己则在村支书的岗位上为乡亲们服务。“去年我家种猕猴桃收入13万元,在全村只能排个50多名。”孙乐斌说,村里搞种植排行榜,大伙儿赛技术、晒成果。
家家户户学技术、忙致富,这样的情景,不独出现在田家寨村,在整个眉县,在西北农林科大设有试验示范站的地方,都生动地发生着。
白水县林泉镇可仙村村民曹谢虎种植了6亩半苹果,以前是粗放式管理,果树长疯了,产量却不高,每亩收入只有3000元。2005年,西北农林科大设立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7名教授常年驻扎、亲自示范指导苹果种植。在西农教授的指导下,苹果连获丰收,2013年,每亩收入达3万元。曹谢虎还作为科技致富代表去哈佛大学演讲交流,如今,每天到曹谢虎的果园学习取经的村民络绎不绝。在西农白水试验示范站的带领下,当地学习种植技术蔚然成风。
“西农把试验示范站设在农业产区,设在田间地头,让教授长期扎根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就是要以农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克服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两张皮’的现象,有效解决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正满足农业发展对科技的系统需求,努力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说。
创建于80年前、地处陕西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真正处在农村的学校,从创建之初该校就高度重视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1999年合并组建时,学校仍然保持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2005年以来,西农以试验示范站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构建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体系,逐渐走出了一条以产学研融合支撑学校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目前,西农已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南5个省份22个县区建立试验示范站23个,涉及猕猴桃、苹果、蔬菜、小麦、设施农业等多个领域,300多名科教人员在生产一线从事农技推广,200多名学科专家常驻试验示范站。
依托永久性的试验示范站,学校累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农民39万人,指导培育科技示范户2360户,培育的科技示范户人均收入翻了两番;累计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350项、面积1.325亿亩,新增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村民们对西农专家可亲可信赖了,说话比咱乡领导、村干部还管用。”孙乐斌说,如今在三秦大地,“西农专家”已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学校地方紧密合作
区域产业全面腾飞
比起隔壁的周至县,同处秦岭北麓猕猴桃主产区的眉县并不算老牌的猕猴桃种植区。
2005年,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只有5万亩,而周至已达到15万亩;到2013年,眉县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迅速逼近周至的30万亩,而且品种更好、名气更响。眉县对周至的赶超,源于西北农林科大在眉县设立的试验示范站。10多人的专家团队随叫随到、入户服务,160亩的试验示范站近在咫尺、随到随学,眉县的猕猴桃种植一改之前10余年停滞不前的状态,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眉县农业局党委书记丁挺说:“眉县猕猴桃产值超过21亿元,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西农的试验示范站,成为眉县经济腾飞的科技引擎。”
眉县专门成立校县合作猕猴桃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依托县农业局、试验示范站推进工作,校地按照“1+2+2”的模式组成科技入户小组,即一名西农专家带着2名县园艺站技术骨干外加2名乡村人才,包村定点、示范培训,指导建设10个示范村,重点培养100名高级乡土人才、1000名技术骨干、1万名熟练果农,以此辐射带动整个眉县猕猴桃产业化发展。
“试验示范站不仅是科技富民的基地,更是校地合作的重要节点。”西北农林科大副校长李华指出,学校依托试验示范站创新校地科技合作新机制,示范站由校市县三方共建,地方政府无偿提供土地、示范推广经费、配备人员。学校专家被聘为政府公益性服务的科技特派员,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无缝对接,共同实施科技示范与入户工程,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如今,只要有西农建设试验示范站的区县,主导产业产值成倍增长。白水苹果产值由建站前的5.2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0亿元;眉县猕猴桃产值由建站前的5.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0亿元;清涧红枣产值由2005年的4.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5亿元;西乡茶叶产值由1.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7.6亿元。
事实上,示范站的功能已不限于科技推广,而是向全产业链延伸。“示范站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覆盖,首席专家是搞苹果研究的,但其他人员都是多学科团队,涉及上游、下游的产业。”李华说。
白水的苹果试验示范站,不仅有苹果选育、砧木嫁接、除草施肥的专家,还配备了储藏、保鲜、物流等方面的专家,甚至有农业经济管理专家驻点研究。在示范站的带动下,周边围绕苹果产业聚集成科技园区,有50多家储藏企业和果汁加工企业。西农研究员王雷存说:“示范站成了白水的地标,年轻人结婚都要来这里拍照。”
试验示范站效果显现、声名远播,找上门合作的地方政府络绎不绝,李华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接待一些取经、合作的地方政府。
农技推广单列教授
学校科研活力迸发
西北农林科大的农技推广专家们个个皮肤黝黑,这是常年在外、风吹日晒雨淋留下的痕迹。李华告诉记者:“这些专家,每年有200多天在田间地头研究、指导。”
眉县试验示范站的郁俊谊研究员,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农民在一起。正是在田间,他与同事们一起发现并培育了红心、超甜的猕猴桃新品种“红瑞德”;正是在田间,他完成了从副研究员到研究员的晋升。
在西北农林科大,评教授不一定靠论文。学校专门设立科技推广处,实施“推广专家”人才支持计划,给农技推广人员发补贴,“推广教授”职称评审单列,评教授主要不看论文,而是看对农科推广的贡献,包括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推广覆盖面,还有农民得到的实惠。
这样的农技推广教授、副教授,在西北农林科大已评出10多位,郁俊谊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我很喜欢现在的氛围,走在田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再向学生讲解,解决了知识来源的问题,避免了教学的‘空对空’。”
事实上,田间的调研和指导,犹如木之本、水之源,让教授们的课堂更加形象,让教授们的科研更扎实。很多学生反映,那些扎根基层的教授们,讲课内容很实在、很丰富,也很生动。
李华说:“农业科技研究不可能仅仅在办公室、实验室就能完成,必须在地里、在实践中、在产业发展中找到课题方向,课题研究在地里进行,课题成果直接用于农业需求。”
八百里秦川成为西农教授们得天独厚的实验室。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首席教授赵政阳,研究苹果20多年,培育出我国早熟苹果品种代表“秦阳”苹果,是一顶一的苹果专家。2005年他受命挂帅白水试验示范站,焕发了科研事业的第二个春天。
在赵政阳的带领下,白水试验示范站围绕现代果园栽培模式,开展品种选育、砧木利用、高效栽培等研究,建站9年,共选育新品种5个、获得发明专利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研究论文179篇,荣获陕西科技进步和农技推广成果两个一等奖。
2013年以来,西北农林科大还紧跟信息化发展浪潮,研发出示范站实时监控和专家远程咨询授课系统,利用大数据对23个示范站进行监控管理,实现农业种植温度、气候随时监控;利用远程交互系统现场答疑、授课,实现农技推广到田间地头的“零距离”,大幅提高农业科研和生产的科技含量。
既育树苗又育人才
人才培养更接地气
剪枝、授粉,给果树施肥、除虫,园艺学院学生到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实习已小有时日,这些平时在书本上接触的内容,终于有机会施展手脚。23个试验示范站,每年能够容纳上千名学生实习,已成为西农学子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示范站累计承担181个班5333名本科学生实习实践教学;有266名研究生在示范站开展科研工作。
张伟宣曾在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担任科研助理,谈到试验示范站两年的实践经历,他说:“真正到了实践中,才发现比课堂上学到的更多。实际动手操作一遍,比读20遍书的效果都好。”
渔家子弟张磊是西北农林科大资环学院2007届毕业生,2009年初他回乡创业,创办了水产公司,在西农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的技术支持下,养殖美国匙吻鲟、德国镜鲤、鳜鱼等精品鱼类。5年下来,公司年产值达1200多万元,带动库区100多农户发展水产养殖。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大结合学校特色,发挥试验示范站的作用,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田园使者”项目。一大批学生通过担任杨凌周边地区的农业技术员助理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2011级园艺专业学生胡松申帮助杨凌区五泉镇中来合作社成立了淘宝销售网店,打出“杨凌净菜”的品牌,使合作社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了30%;揉谷镇永凯瓜果种苗合作社,在西农“田园使者”帮助下,科学施用农药,帮助遭遇秋冬冻害的番茄顺利过冬,避免大幅度减产。
回顾这些社会实践经历,大三学生陈海燕收获满满。她说:“同学们遇到了很多书本和课堂上没发现的问题,大家查阅资料、做实验,向专业教师请教,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大有收获。”
201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迎来建校80周年暨合并组建15周年。80年前,本着“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崇高宗旨,西农诞生于中华农耕文明发源地杨凌;15年前,7所院校、科研机构合并组建成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历经沧桑变化,但不变的是学校为国为民为农服务的宗旨。
正如该校党委书记梁桂所言:“产学研紧密结合是西北农林科大的‘立校之本’。沿着这条道路,学校已经走过了80年。面向未来,西北农林科大还要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依托试验示范站,让科研推广的体制‘立起来’,机制‘活起来’,队伍‘强起来’,干劲‘提起来’,真正把这件利国利民利校的大事做好。
现代农技推广的“西农模式”
本报评论员
建设现代农业,核心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长期以来,如何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如何让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惠及广大农村始终是一大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动适应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需求,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建立试验站,大胆探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新体制、新机制,解决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难题,把科技成果展示在田野里,让专家的论文谱写在大地上,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高校服务国家产业发展,必须贴近产业需求,探索科技推广新模式。西北农林科大把试验示范站设在农业主导区的田间地头,实现了科研人员和科技成果与生产、与农民无缝对接,农业推广专家一年200多天待在基层推广技术,农民有什么问题可直接向专家当面请教。扎根基层的试验示范站,以农民最易接受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科技服务,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脱节的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西农模式”。这种模式和经验值得推广。
高校服务国家产业发展,必须对接产业前沿,构建科技创新机制。农业科技创新不可能在办公室、实验室完成,只有深入基层、服务农民,才能找到技术创新的源泉。西农的试验示范站利用身在产区与生产无缝对接的优势,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科技创新,既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科技支撑,又解决了农技推广技术源头缺失的问题,确保试验示范站的技术储备、科技示范始终领先于产业发展,将试验示范站打造成可持续的“百年老站”,把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农民。
高校服务国家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产业发展,建立校地合作新体制。西北农林科大建设试验示范站,并没有脱离地方政府单打独斗,而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与配合,将大学的农技推广体系,与地方政府的农技推广融合起来,探索了大学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的新机制,避免了校地促进产业发展“两张皮”现象,增强了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点和影响力,真正成为当地政府的“产业顾问”、“经济参谋”。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05/27/content_417781.htm?di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