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期涉农职业院校领导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三突出,四双制”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继续教育成果展上推广
自1999年合校以来,成教学院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确立了“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农业职成教育品牌”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实现了办学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成为学校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
紧扣社会发展主题 培训教育蓬勃发展
我校具有开展农业农村干部培训的悠久历史和传统。近年来,培训教育紧紧把握社会发展脉搏,紧跟时代发展主题,实现了飞速发展。199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2004年被陕西省委确定为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2005年被全国妇联确定为全国妇女培训基地;2009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现代农业培训基地;2011年建立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分院;2012年建立水利部西北培训中心。今年4月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成为全国第14所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干部培训基础能力、培训类型、培训层次不断提高,培训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开展了以中西部为主、覆盖全国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干部、职业院校校长及骨干教师、涉农企业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多类型干部培训,年培训规模从不足千人发展到8000人左右。积极探索开展国际培训的新路子,成功举办了南苏丹等20个国家的专项培训。山东、甘肃、青海、宁夏等10个省区有关方面也在学校设立干部培训基地,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品牌”效应彰显。西部地区县(处)级领导干部农业产业化与国际化研究被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授予为“精品班”。
在培训教育品牌建设方面,学院围绕“三农”工作中心,根据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为特色的培训教育优势,形成了独有的“实际、实用、实效”培训模式与运行机制。在培训项目开发、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教材编写、现场教学基地建立等方面均有发展,创立“三个吃透”、“四步法”、“五元一体”、“顶天立地”、“训后服务”等特色鲜明的培训模式,在全国引起反响和各界好评。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先后两次、陕西省委《调查参阅》多次介绍我校农业农村干部培训情况。中组部、教育部、陕西省委省政府等领导多次做出批示,对我校培训工作成效予以肯定。
加强网络方式教育 创新职教培养模式
成人高等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重要类型,是学校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学院把不断严格管理,注重质量稳步发展,扩大招生区域和规模作为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在招生规模稳中有升的情况下,学院加强了现代网络教育建设,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多种教学模式的数字综合支撑平台已初步形成。综合教务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开始运行,用网络手段武装成人函授教育初显成效,为各行各业在职人员学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做出了应有贡献。成人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从以专科为主扩展到专升本、高起本等类型,本科专业达60个。生源覆盖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广东、黑龙江等全国13省(区),设立16个函授站,在籍学生从1527人增加到14047人。
我校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招收职教师资,作为学校普通本科人才招生和培养的特殊类型,为职业院校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师资。1999年11月我校被教育部批准列为首批20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1年,又成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十三所高校之一。
1999年合校最初5年为适应国家扩招需要,在陕西省一些涉农重点职业院校等设立高职教学点,学生规模5年间增长了3倍,达1700余人,开设园林、计算机技术、农业水利工程等30个专业。2005起在校内扩大职教师资本科生招生规模,在校生最高峰达1638人,开设11个专业。同时,不断创新职教师资培养、管理、招生模式。创建的“三突出(突出实践技能训练、突出教师职业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四双制(双大纲、双课堂、双证书、双师资)” 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在全国推广。结合职教师资学生特点,形成了“党建工作为龙头,学风建设为基础,创新创业主线,师德教育为核心”的学生工作体系。为了保证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创建了“定向招生、订单培养”的招生就业模式。2011年开始扩大起职教硕士招生规模和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规模,2013成功举办两期涉农职业院校校长培训班,2014成功承办教育部首期职业院校领导培训班。目前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多学科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办学体系。
在学院发展过程中,学院紧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立足学校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富有资源,以解放思想、质量立院为前提;以攻坚克难,团队努力奉献为基础;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科学谋划,调整和优化办学格局,形成切合学院实际和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干部继续教育等特色办学体系。目前,学院按照“一体两翼,内涵发展,提升能力,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推动成人教育、培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